【媽媽辛酸】雙職母親的愛與罪 心理學家教路如何戰勝內疚感

育兒資訊

發布時間: 2021/08/03 18:52

最後更新: 2021/08/23 11:48

分享:

分享:

媽媽產後工作有親職壓力,或令她們對外出工作出現罪疚感。(istock圖片)

阿怡來到我的輔導室,哭訴著初為人母這半年遇到的困境。

「我從來沒有想過,當母親原來是這樣難。」

阿怡的無助是不難理解的。回想起棉乾絮濕的日子,最初的不知所措,慢慢和兒子建立起親密的關係。好不容易捱過了十四週,重返工作崗位,又萬分的不捨;在工作時,又擔心工人和母親能否理解和照顧孩子的需要,壓力愈來愈大……

「妳覺得最困難的是什麼?」

「作為部門主管,我必須專注投入完成手頭上的工作,很多棘手的問題,也不是短時間可以處理到。好不容易完成了工作跑回家,剛好又錯過了餵奶的時間; 看見他吃飽睡了,我的眼淚便開始流下來……」

「我覺得不能陪在BB旁邊,給他最好的照顧,是我不好。」

當新生命來到家庭,除了驚喜之外,責任和經濟開支也隨之增加。特別在消費指數高的香港,很多時父和母也需要同時工作以應付家庭支出。在中國社會「男主外,女主內」的傳統觀念,強調女性在照顧家庭和育兒上不可取代的角色。縱然在西方國家,女性在孩子仍在襁褓之年返回工作崗位,也面對很多的質疑。在1970年代,有學者認為女性外出工作,嬰兒會缺乏母親照顧而影響心理發展。這些固有的想法,很多時增加女性的親職壓力,令她們對外出工作出現罪疚感。

研究了解在職父母對子女發展的影響

以下哈佛商學院的研究,可以給我們一些啟示。McGinn (2019)收集全球24個國家包括亞洲的數據,了解在職父母對子女發展的影響。研究發現,童年時母親外出工作的家庭,成年的女兒較大機會接受更多教育和外出工作、工時會較長,及從事管理相關的職責;她們也比媽媽在家照顧家庭的成年女兒賺取稍高的收入。另外,童年母親在外工作,成年後兒子則會花較多時間照顧家人,但女兒則花較少時間照顧家庭。

「內疚感是大部分父母也會經歷的情緒,」我試著幫阿怡整理混亂的思緒。「內疚感告訴我們,事情有些不對勁。適度的內疚可以幫助我們思考和引發動機去調整現狀。妳作為要兼顧工作的新手媽媽,常常在平衡工作和孩子的照顧,感到掛念或者難受是可以理解的。這些感受其實告訴妳,妳有一顆願意為孩子和家庭付出關懷的心。」

雙職媽媽有長期內疚感

「唉……」阿怡慢慢放鬆下來。「長期的內疚感,令我常常睡得不好,更甚的,是我對BB也失去耐性。有一次他嘔奶,我失控地大鬧,後來自己也後悔了。」

「妳明白這一點,即是知道是時候後退一步,反思一下是否要這樣想下去。」

「我明白的,只是怕一旦放下要求、鬆懈了,BB照顧的質素就會受影響。」阿怡開始理解自己自責的由來。

「曾經有一個長輩告訴我,小朋友有自己的生命軌跡,他們有責任和需要去重寫自己的故事。無論父母怎樣盡力去協助,也只是他們人生故事中的其中一個角色。小朋友都很聰明,懂得透過自己的錯誤去理解人生,甚至會利用父母的錯誤,去編寫他們的故事。」

「那麼我應該怎麼辦 ?」

「可以告訴我,妳和BB最難忘的片段嗎?」

「我記得第一次帶BB到公園和海傍散步。我推著BB車,他眼仔碌碌地望著周圍的樹影和天上的雲。有一刻,我感覺全世界只有我和他。我覺得心滿意足,就好像這生再沒有什麼遺憾了。」

養兒育女充滿挑戰與掙扎

「養兒育女是個過程,有很多令人懷念的瞬間,也有很多挑戰和掙扎。或許戰勝內疚感的最好方法,就是把心思放在為人父母的歷程,感受彼此愛的連繫,給予自己和孩子跌倒和學習的機會,見證大家的成長。」

「那麼我知道該怎樣做了!」

我帶笑的看著她,為她的領悟感到欣慰。

「係時候book番個老鼠樂園staycation了!」阿怡雀躍的說道。

同場加映︰妊娠毒血捨命產女 財經主播林芷彤︰怕只見到女兒一眼

緊貼東京奧運及港隊消息,即看奧運專頁:https://bit.ly/3inwDGa

TOPick推出「Band1學堂」,更多教育升學資訊:https://bit.ly/3a6HT6T

【hket TV家庭台】《湊得輕鬆啲》逢周三晚上10點伴你同行育兒路︰bit.ly/35z6COD

TOPick登陸MeWe啦:https://mewe.com/p/topick

撰文︰聖公會聖基道兒童院 臨床心理學家溫穎瑤